網上人大安徽省馬鞍山教學服務中心201509法學專業 仝亞麗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廣大群眾的收入水平有了較大提高,人們在緊張的學習工作之余紛紛外出旅游。一來領略大好的河山、秀麗的景色;二來增長豐富的歷史文化知識,同時也帶動了第三產業的發展,促進了內需,推動經濟更好發展,確實是一舉多得。
但是我們在媒體上經常看到這樣的報道:某國內旅行團在國外旅游,游客們隨地吐痰、亂扔垃圾。在漂亮的草坪上肆意踐踏,留下一堆堆礦泉水瓶和食品的垃圾袋、果皮;在賓館就餐時,大聲喧嘩,語言粗俗,浪費食物,甚至有人一人將自助餐盒里大蝦全部取走,完全不顧他人,引起當地民眾的嚴重反感、提出抗議。國內旅游景點更是不文明的現象比比皆是:任意涂畫“某某到此一游”!對于一些禁止標志也視而不見,隨便到花叢草坪中留影、在建筑物上亂寫亂畫、隨手扔垃圾、隨意插隊、爬到英雄人物雕像脖子上照相,甚至在公共場所大小便。完全不顧泱泱大國公民的形象,有損中華民族“禮儀之邦”的美譽。
作為一名中國公民,我們有責任、有義務,要做一個文明的旅游者。你走出國門去旅游,你在哪里,祖國就在哪里,你的一舉一動都代表中國的形象;你在國內旅游,你做什么,中國的整體素質就是什么,你的言行舉止無不反映中國的文明程度。
做文明的旅行者,首先要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素質。
旅游是高層次的文化活動。作公民必須要加強自身的思想意識、道德修養和文化水平。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國傳統文明禮儀和《中國公民旅游文明公約》,具備足夠的文明旅游和禮儀常識,從而提高文明意識,養成文明習慣,成為一個有修養、懂禮儀的人。
做文明的旅游者,其次要點滴做起,從細節做好。
外出旅游,吃住行游購娛,時時講文明。吃東西不亂扔廢物,不大聲喧嘩、吵鬧;住賓館自覺愛護用品、節約水電,不貪占小便宜;游玩時,遵守規定自覺保護文物古跡,不隨意涂劃、不攀爬踐踏草木、文物;買賣東西時,不要哄搶,甚至是大打出手;不插隊、欺騙老人小孩,提倡健康娛樂,抵制封建迷信,拒絕黃、賭、毒。
做文明的旅游者,還要社會各界共同努力,一起打造文明環境。
作為旅游景區、旅行社和導游,應當嚴格遵紀守法、誠信經營,不欺客、不宰客,勇于承擔社會責任,尊重游客權利,加強行業操守,提高服務水平和質量;作為政府部門和執法人員要依法開展監管,對違法企業和從業人員嚴肅處理,對不文明的旅游者要勇于批評教育,依法處罰,例如不受歡迎的黑名單。只有全社會都攜起手來,從自身做起、從現在做起,我們每一個中國人都會成為一個文明的旅游者,就一定能夠重塑一個講文明、重禮儀、有誠信的旅游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