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法治建設年度報告(2012)》發布
來 源:中國廣播網發表日期:2013-06-26
核心提示:中國法律年鑒社主編諸葛平平介紹,報告全文共約3萬4千字,涵蓋了2012年我國的立法、行政、司法、人權保護等多方面的情況。
新增了訴訟法修訂、生態文明法治建設等內容,并總結5點不足
經中央政法委員會批準,由中國法學會組織撰寫的《中國法治建設年度報告(2012)》正式公布,這是連續第五年發布關于中國法治建設的年度報告。
中國法律年鑒社主編諸葛平平介紹,報告全文共約3萬4千字,涵蓋了2012年我國的立法、行政、司法、人權保護等多方面的情況。
總結一批重要法律的制定和修改
報告顯示,截至2012年12月底,中國除現行憲法外,現行有效的法律共243件,行政法規共721件,地方性法規共8600多件。2012年,我國制定了精神衛生法,同時修改了刑事訴訟法和民事訴訟法刑訴法等一批重要法律,報告對此進行了關注與總結。
例如,針對社會上“被精神病”現象屢有發生的問題,精神衛生法明確規定了精神障礙的住院治療實行自愿原則,嚴格設置非自愿住院治療的條件和程序,并對故意將非精神障礙患者作為精神障礙患者送入醫療機構治療的設定了相應的法律責任。報告認為,精神衛生法的制定,對保障精神障礙患者合法權益,提高公眾心理健康水平,促進精神衛生事業發展,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具有重要意義。
關注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和政務公開
在政府依法行政領域,《中國法治建設年度報告(2012)》重點關注了政府在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政務公開等領域的舉措與進步。
2012年8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在以往工作的基礎上,再取消和調整314項行政審批項目,其中取消184項,下放117項,合并13項。至此,國務院10年來共分6批取消和調整了2497項行政審批項目,占原有總數的69.3%。同一時期,31個省(區、市)本級共取消調整了3.7萬余項行政審批項目,占原有總數的68.2%。此外,報告認為,重點推進財政預算決算公開和公務接待、公務車購置使用,因公出國出境經費公開,可以讓人民群眾更加有效地監督政府行為。
首次將生態文明法治建設納入報告中
黨的十八大提出了努力建設美麗中國的目標,以及全面落實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戰略部署,為此,今年的報告新增了“關于生態文明法治建設”部分,包括2012年我國在環境資源領域立法、執法和司法工作。
例如,2012年8月,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修改民事訴訟法的決定,增加了對污染環境等損害公共利益的行為,法律規定的機關和有關組織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規定。為促進環境監測和信息公開,環保部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環境保護信息公開工作的通知》,要求對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重大項目擴大環境信息公示范圍。這些生態文明建設領域中的新舉措和進步都被納入進了此次報告中。
部分公民憲法意識還有待進一步提高
與往年不同的是,本次報告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也指出了5點不足:保證憲法和法律實施的監督機制和具體制度還不健全,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現象在一些地方和部門依然存在;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執法司法問題還比較突出;一些公職人員濫用職權、失職瀆職、執法犯法甚至徇私枉法嚴重損害國家法制權威;公民包括一些領導干部的憲法意識還有待進一步提高。(記者孫瑩 張立芳)
-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