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大學成立中國公益創新研究院
7月26日下午,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公益創新研究院正式成立,來自政府部門、公益界、學校、企業和媒體的百余名代表參加了成立儀式。作為公益研究教育基地和新型民間智庫,中國公益創新研究院的成立是中國人民大學服務國家戰略需求,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的又一重要舉措。
中國人民大學黨委常務副書記張建明、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付長良等7位代表出席成立儀式并分別致辭。中國人民大學校友李曉波專項捐贈一千萬元,支持中國公益創新研究院的成立和發展。張建明常務副書記與捐贈人李曉波校友共同為研究院揭牌,隨后張建明常務副書記向李曉波校友頒發證書。中國公益創新研究院院長康曉光教授介紹了研究院的概況和戰略規劃。
中國公益創新研究院以慈善文化、公益領域跨部門合作、公益部門治理為主要研究方向,旨在通過學術研究、人才培養、實踐咨詢、社會倡導和決策參與等方式,成為公益研究的領導者和公益創新的發動機。
中國公益創新研究院通過理事會對重大學術和行政事務進行決策,實行理事會領導下的雙院長負責制。南都公益基金會理事長、中國慈善聯合會副會長徐永光擔任名譽理事長,中國人民大學黨委常務副書記張建明擔任理事長。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中國人民大學非營利組織研究所所長康曉光擔任院長,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社會政策與實踐學院副教授郭超擔任國際院長。
張建明常務副書記在致辭中指出,我國公益領域正處在蓬勃發展與深刻變革的歷史時期,公益領域已經成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及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中國公益行業的發展還面臨著人才儲備、文化建設、能力建設等方面的問題,需要政府、業界以及學術界的共同努力。中國人民大學作為國內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的重鎮,理應為促進公益行業的良性發展做出貢獻。
張建明常務副書記指出,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公益創新研究院應以引領公益思想、開創學術前沿、推動社會創新為己任,加快非營利領域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積極參與社會實踐與政策倡導,促進公益領域新型知識結構的建立,最終推動中國慈善事業的發展。
據介紹,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公益創新研究院將采取學術研究、學科建設和社會服務“三位一體”的系統運行模式,以學術研究為基礎,三者互相支撐和促進。在學術研究方面,中國公益創新研究院以慈善文化、跨部門合作、公益部門治理為主要研究方向,進一步擴展研究合作網絡。在學科建設上,完善并推廣學科體系建設,系統開發國際和本土教材,整合研究和教學力量隊伍,強化已有的非營利方向的公共管理碩士(MPA)。在社會服務方面,研究院將積極參與重大公益活動,為公益組織和公益項目提供咨詢,推動公益行業的文化、標準、規范建設,積極引導輿論,每年獨立發布公益行業年度觀察報告。
-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