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貴仁給職業教育致命弱點支招:解校企合作難點
中國青年報 2010年03月20日本報北京3月19日電(記者謝湘李劍平)當前我國職業教育發展的致命弱點是什么?在日前召開的2010年度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工作會議上,教育部部長 袁貴仁自問自答說:弱在校企合作。他強調,這是今后一個時期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重點,是我們應當下大工夫、也是必須下大工夫去探索和解決的難點。
和以往年度工作會有所不同,這位新部長沒有對職業教育工作作長篇大論的部署安排,只是集中講一個問題——校企合作。他說,溫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繼續加強職業教育,以就業為目標,整合教育資源,改進教育方式,著力培養學生的就業創業能力。整合教育資源,改進教學方式,這是當前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改革創新的著眼點和著力點。整合教育資源包括多種形式,最主要的是整合學校和企業的資源;改進教學方式也包括多方面內容,最主要的是實行工學結合。這兩點的核心是一個,就是推動學校與企業聯合辦學,實行校企合作。
袁貴仁認為,職業教育要解決的問題很多,但一個根本點在于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既體現了職業教育與經濟社會、行業企業聯系最緊密、最直接的鮮明特色,又是當前改革創新職業教育辦學模式、教學模式、培養模式、評價模式的 關鍵環節,更是把職業教育納入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發展規劃,促進職業教育規模、專業設置和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相適應的重要途徑。
袁貴仁表示,現在我國正處在加快推進工業化、城鎮化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高度重視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是世界各國成功的做法和經驗,中國也不例外。通過校企合作,我們可以解決當前職業教育發展中的一系列相關問題。企業為學生提供實習場所、實習設施,可以使學生獲得直接的職業實踐經驗、與用人單位一致的管理經驗、明確的職業定向以及一定的頂崗實習收入,從而解決了職業學校設備、設施缺乏,學生實習難、就業難的問題。反過來,學校可以為企業提供具有一定技術、技能的勞動者,節省企業日常運營開支,解決目前經常提及的民工荒、技工荒問題,滿足企業職工迫切需要接受繼續教育的需求,使職業學校成為既是學校又是企業的生產型學校,使企業成為既是學校又是企業的學習型企業,在社會上形成一舉多得、互利共贏的關系。
據袁貴仁透露,正在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已明確提出,要制定和實施推進校企合作的法規,建立健全政府主導、行業指導、企業參與的辦學機制,并納入國家教育體制重大改革的試點范圍。
在本次年度工作會議上,作為職業教育改革創新的一項重要舉措——旨在發揮有關政府部門、行業協會、企事業單位等的積極性,加強對中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和教學工作進行研究、咨詢、指導、服務和質量監控而組成的專家組織——全國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創新指導委員會同時宣告成立。